莱西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被国家发改委作为今年首个示范园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是新时代国家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引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我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的重要先行先试点。11月11日,莱西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模式和经验做法被国家发改委作为2021年首个示范园优秀案例在全国推广,标志着我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也是我市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又一项重大营建成果。
今年年初莱西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获批创建国家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来,市发展改革局会同经济开发区管委、龙水社区服务中心及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多次召开示范园创建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着力解决示范园创建中的困点难点问题;积极邀请青岛市发改委、青岛农业大学专家现场指导,帮助优化示范园创建实施方案;精心梳理各项创建成果,深入挖掘工作亮点,积极提炼典型经验。在青岛市发改委大力支持下,我市示范园典型经验《聚焦创新 聚力融合 莱西示范园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优秀案例”在官网刊发,在全国予以推广。据理解,这是国家发改委农经司今年以来推广的第一个示范园优秀案例,为我市正式获评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将国家发改委推广的我市典型经验《聚焦创新 聚力融合 莱西示范园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予以转发。【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优秀案例】
聚焦创新 聚力融合
莱西示范园以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01
示范园概况

青岛莱西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位于莱西经济开发区青龙高速路以东、北京路以北、七星河以西,北临莱阳经济开发区,总面积约1.78平方公里。示范园以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浩丰)的智慧农业创新示范推广为核心,综合运营融合周边工业发展、村庄营建,着力打造智慧农业产业样板区、胶东五市一体化发展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区,智慧农业模式已在全国15个地区推广实施。
02
营建成效

(一)聚焦自主创新,数字农业大脑入选全国双创活动周布局展览
中国建材集团与青岛浩丰食品集团混改重组的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在中国智慧农业体系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示范园创新推广的连栋玻璃温室建造均采用国产材料,特别是最重要的温室覆盖材料,是中国建材集团自主研发的超白高透无影散射玻璃,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浩丰数字农业大脑被评为第三批山东省级产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通过打造农业生产“左半脑”和供应链服务“右半脑”,实现“管理变服务,服务变产品”,让普通农民具有专家能力,让手机变成新农具,让直播变成新农活,让数据变成新农资。2021年7月,浩丰数字农业大脑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布局展览。
(二)强化示范带动,智慧农业模式推广复制到全国多地
一个项目星火,燎原一片园区。凯盛浩丰智慧农业模式清晰、运营高效、效益显着,在莱西示范园区建成运营210亩智慧玻璃温室基础上,面向全国复制推广,现已建成运营山东莱西、临邑、陵城、四川眉山、安徽桐城、江西进贤共计2000余亩智慧玻璃温室;莱西二期、四川资中、河南濮阳、黑龙江佳木斯、陕西富平、宁夏闵宁镇项目即将交付运营;甘肃定西、济南唐王镇、滕州滨湖镇、山东淄博、安徽小岗村等20多个智慧玻璃温室正加快营建。
(三)优化利益分配,平台化运营辐射带动全国10万多人获益
智慧玻璃温室由专业化企业分别营建和运营,中国建材集团为营建方,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为运营方,实现了营建运营无缝对接,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是传统大棚的5.5倍,有效保障了投资回报。莱西示范园规划流转经营土地2000亩,农民每年获得土地租金1500元/亩,每五年递增10%,并优先获得务工岗位;莱西市胡家疃村建成运营的一期智慧玻璃温室吸纳村庄300余名农民就业成为产业工人,占该村庄务工人员总数的30%左右,平均工资2500-3500元/月。该示范园的文化旅游、电商服务等岗位吸纳本地农民、返乡创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20多人。
凯盛浩丰采用“新零售+绿行者品牌平台+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农人”的模式实施平台化运营,在全国范围内整合经营超过5000亩智慧温室和10万亩高标准大田种植基地,带动70余名农业创业者、1.2万家农户、10万多人从事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获得更高收益。

(四)拓展业态融合,智慧农业产业链条不断丰富延伸壮大
纵向打通种业、育苗、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服务全产业链条。凯盛浩丰与瑞克斯旺等蔬菜种子公司深入合作,筛选推广符合中国消费者喜好的优良番茄品种,强化番茄育种研发。莱西示范园引进亚洲最大的全自动育苗系统建成智能育苗工厂,年产优质种苗1000万株。种植采用无土栽培和物联网系统,实现了种植管理自动化、精准化。在加工环节,研发出全智能集成自动包装线装备和工艺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运行精准度提高17%;番茄块、番茄蛋花汤等深加工产品已批量生产供应市场。在销售环节,由凯盛浩丰创立的“绿行者”蔬果品牌赋能,成为盒马鲜生、每日优鲜、叮咚买菜、本来生活等新零售渠道的首要蔬果品牌;对俄罗斯、韩国出口的电商业务全面展开。
横向拓展科普、研学、文旅等延伸链条。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配有专兼职科普工作人员40人,给予专门经费保障。2020年以来,陆续开展了100多次科普教育活动;2021年4月,与湖畔大学和山东省青年联合会主办了“在湖边·青岛站”创业沙龙;与新农村社区共同举办了两届“七星河文化节”。
(五)提升生态效益,节能降碳效果日益凸显
突出节能减排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把现代工业捕碳与提纯技术应用于农业碳循环利用领域。示范园从周边的酿酒厂、水泥厂等工厂收集二氧化碳,用作温室种植的肥料,一个温室(210亩)可实现年减碳10000吨。实行水肥一体化综合管控和循环利用,采用天敌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不向自然环境排放废液,节水节肥95%以上。温室覆盖的超白高透无影散射玻璃,透光率高、散射率高、保温性能好,可有效减少低温季节的供暖能耗。创新将工业余热应用于设施温室能源供应系统,极大降低了化石能源消耗,压气站余热方案可节省天然气消耗量5%~1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
03
经验启示

(一)明确经营主体,坚持市场化运作
示范园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以莱西经济开发区为管理主体,以凯盛浩丰为经营主体,成立了园区管委会。凯盛浩丰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山东省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在现代农业领域拥有近20年数据管理、智慧云端、市场运作等方面的专业运营管理优势。特别是2020年,与中国建材集团完成混改重组的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将研发总部、运营总部、智慧农业总部、数字技术总部全部落户到莱西市示范园,进一步增强了示范园的整体运营管理能力。
(二)保障要素投入,优先发展现代农业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地钱技”要素聚集。莱西市政府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营建用地给予重点倾斜,探索对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农村项目,实行用地计划指标单列,归入农业用地范畴,并适当提高设施农业用地规模。莱西市政府与项目管理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由莱西市东莱投资有限公司先行出资营建,由凯盛浩丰负责运营,5年后该项目由运营企业回购。采取校招合作方式,吸引各大农业院校人才加入示范园,与武汉大学共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合作开发中国化作物生长模型和全自动温室环境管理控制系统。联合阿里云研发农业大脑,打造“莱西市—凯盛浩丰—阿里云—农户—金融机构”的新农业生态模式。
(三)注重利益联结,突出保障农民权益
坚持开放办园理念,带动区域农业农村发展,让农民成为示范园营建的生力军和受益者。对流转土地、有意务农的农民,示范园优先吸纳培训,转型为产业工人,分享智慧农业经营增值收益。莱西示范园依托新农村社区打造智慧农业小镇和创业园,科普研学、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电商服务等丰富业态为村民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吸引返乡入乡人员就业创业。该示范园所在的广大农村区域,番茄种植是传统优势农业产业,凯盛浩丰将智慧农业的技术装备、种苗农资和市场经验,通过扶助、培训和指导等形式,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户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经营效益。
来源:莱西发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