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致富,单靠现有农村的人力资源较难实现,还需要引进更多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专业人才,来支持农村营建和农业发展。但是重视人才营建,不仅要让人才“愿意来”,还要让人才“留下来”,如此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的动力。
当前乡村面临“老龄化”“空心化”,资金不愿意回乡,人才不愿意回流。乡村发展面临着缺少劳动力、缺少资金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和信息管理水平难免在乡村面临水土不服的或者说无法普及的尴尬。而人是带动城乡间市场、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方面密切联动、深度融合的最佳因素。蓄人才之水才能养乡村发展之鱼,吸引人才回流才能带动其他要素在乡村的深入融合。造就更多乡土人才,聚天下人才而用之是当前乡村振兴的关键。
更为关键的是,要精准定位乡村人才需求点,细分人才层次和类别,比如有些年轻人愿意回到家乡又担心家乡机会不多,对此就要针对不同地区出台不同方案,让年轻人感觉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一样有机会;只有农业、工业、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区分,而没有城乡的差别。既让人“不求所有、不求所在”,更让人“但求所用、但求所为”。人才本身具有很强的流动性,难免会受待遇、环境、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硬性留人肯定留不住人。实施人才战略,需要树立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方式;树立人才数量、素质、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结合当地实际,挖掘人才开发的潜力。
随着人才、资本的持续进入,乡村造血功能正在不断强化,成功的例子不断涌现:有的村通过转型发展,吸引资金和专家发展乡村民宿,变成了旅游大村;有的村引进科技人才,改变种养结构,富民富村;有的村利用传统优势产业,引进资本打造高端品牌……内生动力与外来助力相得益彰,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乡村发展的巨大契机。农业需要提质增效,农村需要跨越发展,农民需要增收,这些的关键都离不开一批爱农业、懂农村、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人力资本下乡,在乡村振兴的所有环节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各地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只有抓住人才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痛点施策发力,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才能让他们愿意来、愿意留,如此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长久的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乡村振兴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