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4月21日,左江日报刊登《承载了整个春天的期待!来看看崇左农业产业创新局》,全文如下:
春天种下什么,秋天就收获什么。
崇左对这个春天期望值很高!
从提高地力到创新种植模式,从提高机械化程度到培育新产业,从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到三产融合发展......一系列的农业发展举措落地,崇左在广褒的土地上撒下了希望的种子。
营建高标准农田:
机械化实现新突破
“有水种什么都有收成。实施‘旱改水’后,我们可以实行‘水稻+青菜’‘水稻+瓜类’的立体种植模式……”崇左农田“小块并大块”规模化经营面积已达2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4.33%;
“现在收种甘蔗不用那么辛苦了,三四天的工作半天就完成了。有‘铁牛’助力,轻松很多。”崇左农田道路农摩托车辆田块通达度约70%;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3.74%,其中机收率为33.76%;
“水渠到田头,再也不用等天种地了,大片的土地有了生机。”高标准农田营建推动崇左累计完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0.57万亩;
进入“十四五”以来,崇左以粮食、糖料蔗“两区”农田为主,着力加强“小块并大块”细碎化农田整理,提高道路通达度和水利化率、机械化率、梯田化率,兼顾水肥一体化为主攻方向,围绕稳固提升水稻、糖料蔗、玉米、薯类、豆类、蔬菜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产能,重点支持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种植企业等规模化经营主体,开展“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营建,在这个春季春耕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据统计,仅“旱改水”项目就为崇左新增水田面积10.09万亩,有效增加了崇左补充耕地库存,补充耕地指标交易量位于全区前列;今年一季度,又新增水田面积8323.42亩。
▲扶绥县昌平乡木民村群众插秧耕种。资料图
为确保安市“旱改水”水稻种植质量和成效,崇左率先在全区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与管理,提出“旱改水”项目水稻种植亩产必须达到250公斤以上的定额要求,每年由市、县自然资源、财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实地联合测产。
“旱改水”项目的实施推动了崇左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改造,不断提高甘蔗生产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0.29%。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49%,甘蔗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1.25%。
值得一提的是,土地流转“小块并大块”,为崇左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突破提供了可能。
▲在龙州县龙北农场公司“旱改水”岜捆项目点,工人驾着插秧机插秧。资料图
今春,崇左甘蔗机械样样齐全,农机服务组织遍及各乡镇。全市已建成2个广西甘蔗“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服务中心,具有万亩服务能力的各类农机合作社50多家,作业服务属性覆盖了农业生产耕、种、管、收、运等各个环节,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提高了生产效能和效益,适度规模化生产得以加快推行。截至目前,崇左共完成甘蔗机械种植232.67万亩,其中宿根蔗191.16万亩、新植蔗41.51万亩,完成甘蔗机械化收割面积6万亩左右,机械化收割甘蔗30.51万吨。
▲机械化收甘蔗。资料图
据统计,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建立甘蔗种植大户、甘蔗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种植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3638户(个),连片50亩以上规模化经营面积47.68万亩,其中有41个专业种植公司流转13.20万亩土地实施规模化经营,传统产业机械化耕种的成功为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今年,崇左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拓宽了农机化技术应用领域,把目光放在水果(火龙果、柑橘等)和蔬菜等新培育的农业产业机械化,耕、种、管、收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推广应用电子机械剪果技术、轨道运输机和简易保鲜储藏设备等,为崇左规模发展果蔬产业机械化实现新突破提供了条件。
创新种植模式:
拓展培育产业空间
春节后,龙州镇自清村的9个鱼菜共生种植大棚竣工投产,年可产蔬菜60吨,为龙州县又增添一个种养专业合作社。今年,龙州县把果蔬、中草药等经济作物作为种植业的一个稳定增长点来打造。目前,柑橘、火龙果、香蕉、黑皮果蔗等产业初步形成,澳大利亚果间套种中草药发展达2000亩以上,中草药产量1166吨,比去年增加781吨,同比增长202%。
高质量农田营建带来了种植模式的创新,也为培育新产业扩展了空间。和龙州县一样,崇左各县蔬菜生产和坚果规模种植在这个春天显得异常强劲。
▲龙州镇自清村的鱼菜共生种植大棚。资料图
和往年全力确保甘蔗原料蔗生产不同,崇左在巩固原料蔗生产喜获丰收后,今春,又把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后劲上和培育新产业上,通过高标准农田营建,大力推广粮食作物间套种,提高单产产值,增加农民收入。
有效推动春季果蔬生产,是今春崇左各县寻求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一大突破。利用“旱改水”项目轮作一季蔬菜,崇左以扶绥、大新、天等、龙州等的蔬菜主要分布区为着力点,抓好蔬菜冬春季扩种复种,发展“短、平、快”蔬菜产品,力争一季度蔬菜产量达到28万吨,增长8%。
甘蔗间套种、木薯间套种、水果间套种、玉米间套种、坚果幼龄果园间套种……农作物套种间种成了崇左这个春季春耕生产最亮丽的风景,而坚果幼龄果园成为套种的主战场。
▲扶绥县东罗镇的坚果林下套种。资料图
各县农作物间套种技术由单一向多样转变、点到面扩张、传统模式向自主创新发展、低效向高效升级、粗放向精细转变。间套种种类由单一的花生黄豆等粮油作物为主扩展到瓜类、豆类、叶菜类、中药材、食用菌等20多种,既有粮油作物也有经济作物;间套种模式已由单一基础的传统套种向多次间套种、立体间套种、多年生与一年生间套种、高秆作物与矮秆作物间套种、免耕间套种等新模式发展,产能和效益由低效向高效升级、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仅扶绥县,利用坚果幼龄果园套种就有砂仁、鸡骨草、草珊瑚、牛大力等10多种经济作物之多。
农业发展平台:
多元产业三产融合共发展
落子布局“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此举,使崇左一产发展由传统模式向农业现代化发展迈进了一步。
崇左农高区围绕甘蔗产业发展,形成了集“糖料蔗种质资源研发—糖料蔗种植—蔗糖加工—含糖食品加—功能性食品—物流—销售”的全周期产业发展链条,“种、养、贸、游、工”五大产业集聚发展,使发展打造了四十年的传统支柱产业——蔗糖业,真正走出资源型产业的困局,成为崇左三产融合的引擎。园区规划“两核一带四基地”中的一带——上龙大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将重点发展特色种养、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业态,承担商务服务、生活配套等功能,重点促进“农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现代服务业”“农业+文旅”“农业+高科技”融合发展。
▲龙州县上龙乡黑皮果蔗地里套种甜糯玉米。
“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是将农业种植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相结合经营的电站模式。崇左市“风光水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一期)扶绥县光伏项目营建,将使崇左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极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单位面积土地产值,发展无辐射,无污染,清洁环保项目,营建现代高效农业综合经济体。
宁明以腾宇公司为龙头带动,利用新兴农业产业坚果套种短期经济作物,积极探索“一地两种”模式,加速推进“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一、 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整体化及规模化的绿色农业产业,实现多个产业共同发展。
▲在龙州县北部湾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大棚里,工人正抓紧时间采摘海鲜菇。
龙州县北部湾食用菌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已带动全县食用菌种植52.84万平方米、4657.62吨,产业覆盖5个乡镇10个行政村,辐射带动600多农户,户均增收达到2万元,开辟了一条群众脱贫创收新路径。
……
崇左农业发展,展现出了清晰的追光现代化农业语境。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是崇左打造农业产业发展平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
据理解,崇左要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建成2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飞跃,正在这里精彩上演……
来源 | 左江日报
编辑 | 罗锦童
二审 | 黄华江
三审 | 凌燕云
☏☏
●扫码关注
龙州县融媒体中心的官方抖音号 “龙州融媒”上线了!
记录龙州新鲜事
传播正能量
●请打开抖音扫码或者搜索 “龙州融媒”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