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聚先锋 科企北湖行 会学习的农田作业机器人,您见过吗?

发布时间 2021年11月18日 14:59    编辑:fashion    来源:网络 中国农网 » 资讯

近年来,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持续打造产业集群化、创新社群化和服务平台化的发展模式,依托吉林省特色农业的优势,聚集了众多致力于特色农业的优秀企业,全力助推特色农业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聚集了农业相关企业近20家,实现了从农业设备的生产、设计、研发,再到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道地药材的深加工等全产业链的布局,同时不断引进和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集聚高端智力资源,汇聚创新创业新动能,助力长春新区高质量发展,为省市农业振兴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业为生存之基,强国之本。

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是大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具有优势农业资源区域实现经济飞跃发展的一条新捷径。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在农业发达国家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一些省区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逐渐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特色农业领域的企业在大型产业平台下,实现抱团发展,互学互助和资源共享,形成集群式产业园区,在特定地理范围内多个研究方向的产业相互融合、众多类型机构相互联结共生体,促进交流与合作,并构成特色的竞争优势,对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领域企业竞争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在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里,有这样一批企业,专注研究农业科技,在智能时代的今天,为农业冠上智慧头衔,推动智慧农业向高精尖智能化发展。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家为智慧农业提供原动力的优秀企业——吉林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孵化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生,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金种子企业、海淀区胚芽企业、中科院科技合作平台重大项目、海淀区重点孵化项目。公司由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领衔,核心团队来自清华、伯克利、早稻田等国内外知名高校,长期深耕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智慧农业行业,拥有完整的自动驾驶与机器人技术体系,形成面向农田耕作全流程的无人化作业核心技术。

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为农机赋能,研发会学习的农田作业机器人,使普通农机具备全昼夜无人化精准 作业能力,使农田作业更安全、更高效、更精准、更经济。

会学习的农机学习驾驶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首先是标杆农机手作业时,驾驶脑在拖拉机里通过传感器开始向人悄悄的学习;拖拉机开了一段时间后,驾驶脑觉得学得差不多了,就可以要求进行操作;但你可能觉得驾驶脑干的还不够好,于是再通过训练指导一段时间;又一段时间过去了,你觉得驾驶脑确实挺好了,就开始批量生产其他的农机。这样反复迭代的有指导学习、半指导学习、无指导学习,就是从简单的动力工具变成智力工具,渗透到动力工具里的一个自成长、自学习的过程。

智能农机产品已经应用于北大荒集团、融通集团、中粮集团以及多家现代农机合作社等单位的农机上,2020年在黑龙江、 河北、北京等地区的实际生产中种累计无人标准化作业4.2万亩,种植蔬菜30吨,参与研究的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被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吉林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安装于普通农机上 ,使其具备全昼夜、无人化、精准作业能力,产品优势明显:应用场景可覆盖耕整地、播种、中耕植保、收获、秸秆还田等大田作业五大过程,可适配数十种不同农具;可以大幅减少作业人员数量,实现一人对多机管理,实现“无人”作业,补充“老机手”缺口;可以承受连续高强度长时间作业,可解决有限时间窗口内大强度作业问题等。

吉林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宇航说:“如今我国人口及粮食需求总量逐年增加,并且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的青壮年大都选择进城务工,留守老人的体力也不能够支持去下地劳作务农,农村劳动力稀缺。为顺应时代,缓解这种情况下导致的缺憾,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致力研究农机具无人驾驶技术,希望能够有益于祖国土地垦殖,造福务农人民。”

让种田更简单、更高效是中科原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使命,爱融于土地,以高新技术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不负行业先锋使命。

审核:金秋枫

值班主任:王振东

作业 农业 农机
最流行的:一周精选导览
最新Trends News
热点MOST POPULAR
lv